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原创评论)强化载体意识,促进农村乡风文明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08 08:00:00

    农村乡风文明建设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内容。乡风文明,就是要促进农村社会风气的根本好转,让好习俗、好习惯蔚然成风,让农村的民主、文明、和谐成为一种风尚、一种境界。当前我国乡风文明建设总体形势趋好,但发展不平衡,少数区域仍存在薄弱环节,有些问题还比较突出,应引起足够的重视。“一个月过年,三个月种田,八个月赌钱”。由于健康文化缺位,如今在农村一些地方,赌博盛行、迷信成风、低俗色情表演不断,破坏了淳朴的乡风,也造成了许多让人头痛的社会问题。农闲时节,本应是开展各种文明乡风活动的好时候,但笔者却常常看见许多农民却无所事事,或蹲墙根,或晒太阳,或打麻将,“文明乡风”也不可能在这样的环境中自然形成。
    倡勤俭节约、反对大操大办,提倡崇尚科学、反对封建迷信,提倡勤劳致富、反对好逸恶劳,这些口号的提出,旨在加强群众生活环境,提高群众文明素质,倡导群众摒弃不良风气。而其实,全面培育农村文明乡风,不仅是农民自己的事,而是事关全社会的大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部门齐抓共管,社会积极参与,形成全社会“齐关心、共参与”乡风文明建设的强大合力。
    农民素质的提高,生活习惯的改变,邻里关系的融洽,乡风民俗的文明,都需要丰富多彩的载体去引导,让群众在自娱自乐中受教育,在主动参与中受启发。当前,农村文明乡风的引导形式不“对路”,群众只能被动的接受,很难发挥潜移默化的作用,不能对村风民貌的改变产生“水滴石穿”的影响。要以乡镇为依托,以村为重点,以农户为对象,把新农村建设的方针政策、乡风文明建设的标准与要求等内容与群众性文化活动相结合,通过举办戏曲、小品、歌舞等形式多样的活动,不断丰富农民群众的文化生活,提升农村的文明程度。要大量开展“好婆婆、好媳妇”,“好邻居”、“最美孝老爱亲家庭”、“最美邻里友善家庭”等争创活动,引导广大居民积极参与。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去改变一些街坊邻居“常见不相识,相识不知名”的邻里关系,去改变“多年媳妇熬成婆”的家庭陋见。邻里关系、家庭关系的进一步密切,能增强农民群众对家和村庄的认同感、归属感和幸福感显。与此同时,还可以邀请一些专家学者去乡村开展“教子有方”经验交流座谈等系列活动,选树一批名持家有道、教子有方的优秀家长,使家庭教育的新风走进了千家万户。这样不仅为群众提供了一个家风、家训交流与沟通的平台,还为淳正家风的宣传起到积极作用。(聂玲慧)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db: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