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原创评论)集众人之力递好家风文明接力棒

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08 08:00:00

二战前,一些欧洲学者曾探讨四大古文明古国为何只有中国文明屹立至今的问题,结论是“中国人特别重视家教”!这个家教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家风”。翻查字典,对家风的解释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传统风尚与作风”。而在潜山,大部分把家风称为门风。“起家犹如针挑土,败家犹如浪淘沙”。“慈母多败儿”“天下无不是的父母”……这些都是各个家庭在特定的环境下,按照自己的思想认识、道德标准和价值观念等,对小辈或后代做出教导和规范,久而久之,形成的家教理念。而历史上的孟母三迁,曾子杀猪……都是教育后代的经典佳话。父母是孩子最好的老师,也是孩子仿效的榜样。在一个家庭中,如果长辈从小给孩子灌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的观念,孩子长大后就可能养成“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思维;一个在诚实善良的家庭氛围里长大的孩子,他长大以后也必定会具备知恩感恩的美德。

家风怎么体现?一句谚语,一幅字画,一个家庭成员的故事或一段家庭记忆,都可能是家风的载体。在每个家庭里,家风可以通过一代又一代家族成员在人生历程中不断践行和传承下来。当然,除了单个家庭的传承,文明家风也需要集众人之力递好接力棒,恩泽万家。

可以通过网络的传播为好家风的传承锦绣添花。中国现有网民数量节节攀登 ,但纵观来看,网民素质亟待提高。好家风无疑是网络 “天朗气清”的空气清新器。在网络上可以通过“读家训”、“写家书”、“树家风”、“读好书”等系列活动,让好家风弥漫在整个网络,给无数网民以心灵洗涤。这样类似的“接力活动”,在传承和远扬好家风的同时,还能让家庭和网络文明相得益彰。与此同时,引导多举办多些好家风的文艺文化演出、书法展演等方面的作品,这些扎根家庭的接地气作品,能引领家庭文明向上。

志愿者是好家风入脑入心的隐形力量。据统计,目前在全国志愿服务信息系统实名注册的志愿者人数超过2800万,志愿服务组织在册登记超过24万个,这个令人震惊的数字背凝聚了好家风传承的巨大力量。让每一个志愿者担当好传承好家风的向导师,发挥好志愿者队伍的强大能量,好家风定能蔚然成风。比如在学校青少年活动中心当志愿服务的老师,不仅要为同学们上好经典诵读、非遗传习等,也要把好家风、好事迹讲给学生听,让他们从小沐浴好家风,从小形成孝老爱亲、勤俭节约、诚实守信、恭宽仁厚的好品行。(聂玲慧)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db: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