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痘姆龙窑:千年窑火今更旺

来源: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08 10:00:00

    潜山县痘姆乡素有“千年陶瓷之乡”的美称,窑烟枭枭,千年不绝,岁月流转,没能抹去窑火气息的辉煌,这里被认定为薛家岗人类遗址出土陶器的发源地。据考证,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距今已有六千年历史,与薛家岗文化同根同源,共冶一炉,具有相同的禀赋和文化基础,它是一部可以触摸的历史,更是一种文化,一直是潜山引以为骄傲和自豪的文化名片,已成为人们信念与情感上的深层次需求。
    痘姆陶器手工制作技艺2008年被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3年9月获推荐申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2014年9月以痘姆陶为蓝本申报的“民间文化艺术之乡”获省文化厅批准,2015年3月又获安徽省文化厅认定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在该传习基地,贴地而卧着一条百米长的龙窑,历经烟火淬炼,倔强中透出的宁静与智慧,仿佛弥漫着痘姆艺人坚守和热爱的灵魂与气节,它是潜山县及周边仅存的最后一座未熄火的龙窑。阳光洒在低矮简陋的土坯红瓦房上,简朴与粗陋的黄土墙竟然显得有些富丽堂皇的韵味,凝神细眸便让人顿感心灵受到洗涤,仿佛几千年的寂寞就是在等待被发现被欣赏的这一刻,有种痘姆陶天下无二的冲动感觉,给人一种振奋的力量,台湾东吴大学教授郭中一、景德镇三宝国际陶艺村创始人李见深教授曾经风尘仆仆地赶到这里,慨然感叹:这里没有一片瓦砾是多余的!
    捏泥喂火,天然成器,在长期的薪火相传过程中,痘姆龙窑一直以火为伴,对火有着深厚的敬仰和崇拜,痘姆龙窑,与火结下了不解之缘!5月中旬,以“与六千年历史时光同行”为主题的龙窑点火仪式在这里虔诚地举行,也是新中国成立以来的首次举办,点火仪式庄严有序,整个流程充分体现了尊重传统民俗文化的根性、形式与内容并重的特点。没有鲜花,没有红地毯,而是虔备三牲酒水,恭焚真香,礼拜祈福,“一要窑窑满仓,二要事事吉昌,三要时时安康,四要日日阳光,五要天天兴旺,六要朝朝吉祥,七要步步昂扬,八要年年成长,九要岁岁平安,十要代代流芳!”在省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涂胜友点燃窑火的瞬间,现场响起了激情澎湃的叫好声!古老的民间技艺就像是一把火炬,代表着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奋斗成果,也饱含着坚守和创新的荣耀,我们当代人要做的就是让“火”烧得更旺,让灿烂的非遗活在当下,把它传给我们的下一代。 ——传承人点燃的不只是兴旺之火,而是对传统文化的信仰!潜山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组织的“龙潭十番锣鼓”传统音乐队用豪迈的鼓乐语言在现场加油助威,声声锣鼓中,现场观众被浓郁的古风古韵文化氛围感染得兴奋起来,纷纷用手机或相机记录下这份激动和回忆,大家一致盛赞此次龙窑点火仪式是文化寻根之举,是一件文化雅事。制陶艺人黄成红兴奋不已:“民间文化虽然历经风雨沧桑,但却从来不曾离开过我们,它的博大,它的坚毅,令人肃然起敬,这正是我们当代人需要学习的!”
    一份厚重、一份荣耀、一份责任,六千年的历练,沉淀了痘姆古陶文化的精髓,深深融汇了先辈们向上、向善、向美的文化内涵。岁月似水流年,痘姆古陶年年激情似火,岁岁热烈依旧,有传承的载体、传播的手段和传扬的人群,使具有六千年历史的痘姆陶制作技艺在这里传承不息,步步精彩,全程留痕,非遗传承,只有深爱才能执着,在潜山非遗工作者的心中,这不仅仅是承诺和情怀,更是一种责任和习惯。
    带着殷殷重托,带着社会的期待,近年来,在潜山县文化部门的鼎力支持下,痘姆古陶人勤勉不怠地编织着对非遗守护与创新的情结,将民间传统技艺与文化融合在一起,使痘姆古陶墙内开花,墙外生香,有了更多的生机和灵气。下一步将充分挖掘其精神价值的体现与弘扬,以朝气蓬勃的姿态背负传承的时代责任,在开放中保护,在创新中培育,在传播中弘扬,把它融入并成为公共文化的一部分,让更多的人领会到传统文化的精髓,使痘姆古陶保持持久的活力,成为潜山丰厚文化积淀中的亮点和特色。(程柏全)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db: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