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省级非遗 潜山弹腔

来源: 作者:[db:来源]   发布时间:2019-03-08 10:00:00

弹腔,是潜山县古老剧种之一。潜山弹腔,即老徽调。在明朝就已流传于民间,流布地区以潜山为发祥地,周围辐射至安庆六邑。到清乾隆之初,职业性班社甚多,尤以“五世堂”(余家班)、“四箴堂”、“同乐堂”等长年出演。凭借长江水路优势,上达四川重庆,下到南京苏浙。并与这些地区的文化艺术广泛交流,弹腔有了“徽调”之称,班社亦随之称为“徽班”。 

11.jpg

 弹腔一直以皖江地域为核心流传地,因此成长历程深得皖江文化之浸润。弹腔的唱念字韵,沿用“中州韵”并渗入大量“徽音”,尤其是潜山、岳西山区的艺人,这种方言更为浓重。唱腔与“小白”全用方言,大白用方言韵白,唱腔在基本腔框架内,根据方言的四声调值产生许多具有地方特色的曲调,因而,弹腔乡土气息浓郁。音乐上曲调丰富、结构严谨,既长于叙述,又富于抒情;既典雅古朴,又风趣明快,善于表达戏情,冲突和人物感情。特别是西皮、二簧、滚板和拔子腔,曲调柔和,爽朗流利。伴奏曲牌有[大开门]、[小开门]等。表演内容以宫廷戏和武打戏为主,需要四五十名演员同时登台,走场穿花令人目不暇接,场面壮观,声势浩大。具代表性的剧目有:《二进宫》、《渭水河》、《三奏本》、《四郎探母》等,在民间脍炙人口。 

22.jpg


 弹腔作为京剧的母体艺术,有着重要的艺术价值,同时对研究中国民间文化传承、发展,特别是研究民间戏曲的形成和发展有着极为珍贵的学术价值。 

 2006年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db: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