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天柱山镇河西村:牵住就业“牛鼻子” 促脱贫防返贫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5-14 08:52:53

近年来,潜山市天柱山镇河西村打好“组合拳”,聚力稳就业,巩固脱贫成果,防止返贫致贫。

产业发展带动就业

近日,在天柱山镇河西村新建成的瓜蒌基地,40名贫困群众忙着将栽好的瓜蒌苗扶上瓜蒌架。村民在一根25公分左右长的竹签上栓好毛线,将其插进一株瓜蒌苗旁边的土里,毛线的另一头系在正上方的架子上,随后又小心翼翼地将瓜蒌苗绕在毛线上。

 

村里发展瓜蒌产业,以400元每亩的价格,流转了郭腊梅家的1.2亩农田,瓜蒌基地里又可以打零工。

“70块钱一天,活不重,又在家门口。”郭腊梅笑着说。为了打破村集体资产资源增收渠道单一、发展后劲不足的困境,村“两委”创新思维,抢抓产业扶贫的机遇,初步流转了该村金冲组的50亩农田,用来发展瓜蒌育苗基地,涉及贫困户的农田10亩,每年至少可带动40名贫困群众增收。

公益岗位安置就业

56岁的王荣花大姐是村里的一名环卫工,每天早上七点,身着橙色马甲的她,会准时出现在杨冲组的道路上。她们家也是今年拟脱贫的贫困户,其丈夫因患脑血栓中风,常年靠药物维持,老夫妻俩还有一个在读职中的儿子,村里第一时间为她安排了环卫工人的岗位。

为帮助困难群众就地就近解决就业,使贫困户通过自身努力提高经济收入,促进村级各项事业有序开展,河西村通过各项措施,充分发挥“环境卫生保洁员”“乡村道路养护员”“生态护林员”“河道看护员”等公益性岗位职能效应。近期,村“两委”根据本村实际情况,增设了“瓜蒌基地管理员”和“村级公益事业宣传员”,共为贫困群众提供岗位20余个。

扶贫车间吸纳就业

位于河西村潜水河畔的潜山市就业扶贫车间——安徽津泽雨具有限公司里灯火通明,过道里堆满了已经完工待打包的雨衣。车间目前有工人21名,都是本村村民,其中贫困户4名,彭军就是其中之一。妻子走后,他并没有自暴自弃,而是选择靠双手养活自己跟女儿。每个月2000左右的收入,虽然不多,温饱还是可以解决,加上国家的好政策,父女俩的生活简单却也温暖。

技能培训促进就业

5月12日,由天柱山镇农技站和社保所牵头组织的天柱山镇河西村2020年瓜蒌种植技能脱贫培训班顺利结业。为期8天的培训,包括理论课程与实操课程,30名贫困户学员听得认真,在实训课上更是干劲十足。

蔡美莲夫妻俩本来在武汉的某窗帘厂工作,今年受疫情影响还未外出务工。村里了解到她家情况后,第一个帮她报了名。“非常感谢村里能给我这次学习的机会,不但免费学到了实用技能,每天还有60元的伙食、交通补贴。”蔡美莲说。

“今年的疫情,对本村劳动力特别是贫困户劳动力外出务工产生了一定影响,我们组织这次培训,不仅能给在家待业的贫困户增加经济来源,更能够让他们获得一技之长,为其就业、创业提供更多选择。”天柱山镇党委委员、河西村点长徐万芬说。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作者:刘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