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里越来越热闹了,食堂的饭菜种类比以前多了,工作人员对我的照顾也是越来越细致周到了。”70多岁的老人孙旵昭是痘姆乡仙驾村的五保户,在乡敬老院住了近十年,谈及院里的新变化,他如数家珍。痘姆乡敬老院的转变,得益于养老机构公建民营社会化改革。
痘姆乡率先开启了潜山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院的探索,首度试水乡镇敬老院公建民营改革,把传统敬老院的大门向社会敞开,旨在盘活存量资源,发挥民生效益,提升服务质量,既让特困供养老人得到保障,也让更多有着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的老人免受“一床难求”的无奈。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潜山市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正式承接痘姆乡敬老院社会化运营项目。
夕阳红养老服务有限公司对痘姆乡敬老院原有的养老服务设施进行全面优化升级。养老院按照医院式看护、亲情式服务的老年公寓建设标准打造,现有床位50张,聘有营养师、护理师、诊疗师等提供24小时周到服务。公建民营后,养老院仍将保留公益性质,承担社会公共服务公益职能,优先保障“三无”老人入住,其次面向社会提供市场化养老服务,并积极探索具有痘姆特色的“医养结合”模式,是一所集养老、康复、娱乐、医养结合为一体的老年颐养院。
养老院原有痘姆籍五保老人5名,自今年5月实现公建民营模式后,不到1个月的时间,新增老人8位。“现在我们的客源除了本地老人,还有不少来自城区和周边乡镇的”,养老院负责人汪六华说,“老人们最看重的就是这里优美的环境和优质的服务”。痘姆乡人文厚重、环境优美、交通便利,是很多老人安享晚年的首选地,而养老院的规范化管理、专业化护理、优质化服务,也确实让老人舒心、让家属放心。
近日,丁南生老人带着老伴一起入住了痘姆乡养老院,这也是院里唯一的一对老年夫妇,院长贴心地给安排了双人间,房间布置得温馨舒适。老人说:“我和老伴身体都不大好,在这里,24小时有人照料,医生还经常给我们体检,平常饭菜也很营养,各方面都很满意。”
老人们的日常生活丰富多彩,院内开设各类兴趣班,有舞蹈、歌咏、画画、手工等休闲方式可供入住老人自主选择。值得一提的是,院长将边角的空地充分利用起来,带着老人们一起开荒种菜。当下,小菜园里种有黄豆、苋菜、四季豆等多种时令蔬菜,绿油油的一片,十分赏心悦目。“初衷是想让老人们锻炼身体,给他们增添生活的新鲜感和乐趣。”汪院长说。种好的蔬菜将由食堂大厨烹饪后供各位老人食用,“我以前就是个农民,离不开种地,吃大伙儿自己种的蔬菜,吃着放心,吃着高兴。”涂松应老人说。涂松应是“出工”最勤的老人,闲来没事他就去看看菜的长势,把菜园里的杂草拔去喂羊,这是他生活的一大乐趣。考虑到院里绿化面积大,青草茂盛,因此养老院因地制宜,每年都会养头羊,专用院里的杂草喂养,也顺便能给老人们解闷。除除草、喂喂羊,老人们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作为全市首家公建民营养老院,我们将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创新体制机制,拓展服务方式,积极打造社会化养老模式的“痘姆样板”,以示范引领作用带动痘姆及周边更多老年人提升幸福感、获得感。”痘姆乡分管负责同志方金华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