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旅游村里的“种桃人”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6-08 09:38:26


 

 

“赶在这场雨之前,第一批先熟的桃子就采摘结束了。价格嘛,还可以。”

周六走进潜山市水吼镇马潭桃园,桃园主人李先云愉快地接受了采访。 他的身后,还有一大片品种不同的桃树上挂满了沉甸甸的桃子,枝叶掩映下,桃果白里泛红,收获在望。 他说,进入下一个采摘期的(桃子)叫南国红,品质最好,口味最优,来景区漂流的游客最喜爱吃。

李先云一脸喜悦,完全看不出来他是一个60多岁的“种桃人”。 这会儿,他和村民徐祥尧正在小心翼翼地挨个处理太阳能捕虫器里的害虫。从容器瓶里倒出来的害虫成千上万,足足装满了一个大方面袋。 “桃园生态好,虫子就多,逮起来的虫子是生态养鱼的好饲料哦。” 看得出来,主人一脑子的“生态经”

马潭桃园采摘园位于潜河岸景区上游,一河碧水、两岸青山,空气特别地清新和甜润。当初李先云,看中的就是这儿十分优越的生态环境,他认为,美好乡村有了旅游业,还要有美丽经济做支撑,融合发展才能不断延伸产业链,让村民在家门口就能享有越来越多的就业增收渠道, “端上旅游碗,关键还要吃稳旅游饭”。 老李爱思考,眼界大不同。

李先云是老党员,又是离任老村干,还是村非公企业(产业)支部书记,他心里这样想的,行动上就是这样做的。 一连五年,他的心血大都倾注在这片桃园里。先是挨家挨户地流转土地,接着是整地开荒、铺路修渠,然后买桃苗、种桃树,再接着是除草、施肥、剪枝、灭虫…… 就这样一年年地细心呵护和管理。这期间,他拜农业部门专家为师,虚心求教相关知识和技术,还数次远赴金寨、江西等地到人家农庄果园去学习取经,平常一有空就“啃书本”、做笔记,硬是把自已从一个种桃的“门外汉”,培养锻炼为一个小有经验的“桃行知”。

“吃桃容易种桃难”。为了种好桃、产好桃,让居民和游客吃上放心桃,李先云一直坚持生态种植、绿色管理,施肥用的是农家肥,灭虫用的是灭虫灯。在桃园里外四处走走,你都能看到太阳能灭虫灯和黏虫纸特有的威力,能看到传统的土杂肥养育的桃树躯干光洁,皮质健康,充满生机。

“从去年开始,我在桃园里部分套种莲花姜,目前莲花姜长势良好,这类无公害特色蔬菜既可以在自家农家乐餐馆上餐桌,还可以推向市场,或者网上销售。” 谈起桃园的种植特色,李先云信心满满。在相关部门的支持下,他近期正在积极申报马潭桃园绿色农产品认证。

“我种桃子,也是为乡亲们探探路、做做示范。”李先云介绍说,这些年山区村劳务输出、人口迁移,村庄上的一些田地荒芜了不少,不利用起来搞特色产业实在可惜。水吼镇是潜山市生态旅游大镇,马潭村是全国生态文化村,围绕乡村旅游发展生态种植,用栽花种果的美丽经济融合旅游、扮美乡村,助力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李先云说, “这其实非常需要我们党员干部、年轻人和能人大户大胆去探索、去实践。无论成败,经验都是最宝贵的。”

爱探索的李先云,事事想在前干在前,浑身散发出“新乡贤”的活力与气息。20多年前,他领头创办过潜河旅游漂流业;10多年前,他在村里第一个办起了马潭山庄农家乐餐饮店; 5年前,又开始尝试特色农业和生态种植。无论环境怎么变化,他都一如既往地坚守“初心”和“使命”。 在他的带动和帮助下,村里又多开了几家农家乐,还有好几户人家已经在着手装修闲置房子,准备开办旅游村的特色民宿。

三月桃花六月桃,满满一园扶贫情。 李先云种桃,从一开始到现在,都无一例外地优先聘用村子里的贫困人口到他桃园里干活,拿现兑现的工资。贫困户陶秀、贫困家庭妇女叶素娥等,一连几年都经常在桃园里参与种植与管理。 去年干旱时节,李先云和贫困劳力共同抗旱,在桃园里日夜引水灌溉连续辛劳了几十天。

用工是最好的帮扶。 每年一至两次的全园除草和施肥,全村多个村民组的几十名贫困劳力,包括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残疾人,都被李先云请到桃园来,参加集体除草和保墒。 锄头舞动之间, 感情融洽了,桃园清爽了,旅游村的风景也在欢声笑语中更显端庄和靓丽。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水吼镇文广站 作者:徐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