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下足绣花功夫 绘就社区精细化治理新画卷

来源:  发布时间:2020-09-21 10:04:54

社区是城市的最小单元,是城市治理的“最后一公里”。近年来,潜山市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聚焦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机制创新,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用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提高精细化水平,“绣”出了百姓的美好生活。

资源下沉,精准服务

午后闲暇,梅城镇舒苑小区居民刘金华来到社区残疾人服务站。服务站里,活动平板、踏步训练器、偏瘫康复机等各种康复训练器材摆放有序。刘金华脚踏踏板,双手握住拉环,开始了这一天的康复训练。

刘金华今年57岁,她的左臂和右腿因车祸留下了后遗症,导致肢体残疾。“过去,要想参加康复训练,要跑五六里路,到市残疾人服务中心去。社区有了服务站,家门口就能享受免费的康复训练啦,还有社区医生指导呢。”说起服务站带来的便利,刘金华笑容满面。

而在距离服务站不远处的社区文化活动中心里,居民王净松手执毛笔,正聚精会神地书写一行楷体字。王净松爱好书法,在社区文化活动中心,他不仅可以潜心习字,还能与情趣相投的街坊墨友切磋技艺。社区残疾人服务站、社区文化服务中心、社区养老服务中心……潜山市找准服务群众的切入点和着力点,不断推动资源向基层下沉,为社区群众提供丰富的公共服务产品。

治理下移,形成合力

9月11日上午,东关社区阳光城小区的物业会议室里气氛热烈,一场由社居委网格长、社区业主代表、物业公司负责人共同参加的楼宇维修验收会正在这里举行。“这次维修进展快,很好地解决了问题。我们与居委会、物业公司协作,真正做到了自己的小区自己做主!”说话的人名叫李明,是阳光城小区业主委员会主任。数月前,阳光城小区有业主向他反映房屋外墙渗漏,希望得到维修。李明随即与业委会成员入户走访了解情况,并在居委会的指导下,与物业进行磋商。“在过去,一定会是漫长的过程,但现在有了成熟的协作机制,从物业确认问题到施工估价再到业主签字,只花了一个月的时间。上个月,外墙彻底修好了。”李明说。东关社区推行“社居委+物业+业委会”三方联动的共享共建机制,形成了社区治理的合力,有效解决了诸如道路修缮、安防布设、停车位规划等问题。 “社区共享共建,充分调动了居民参与社区治理的主动性,使一批批民生难题得以破解,居民的满意度显著提高。”潜山市梅城镇党委副书记杨九斤感慨地说。

智慧升级,闭环管理

秋雨绵绵。阳光城小区44栋居民徐足英,一手提着购物袋、一手举着雨伞,走到小区大门口。“滴,请进!”不到3秒,徐足英就通过智慧门禁的验证进入小区。“刷脸就能进,不用门禁卡了。” 徐足英说。

进入大门后,徐足英打开手机里的智慧充电APP。出门前,她将电瓶车推到小区的智慧充电站,使用手机扫码进行充电。“APP上显示电已经充满了,正好推回家”。

“小区智慧门禁依托人脸识别系统,与公安的大数据互联互通,能对所有进出的人员和车辆进行识别,大大提升了小区的安全等级;智慧充电桩消除了居民私拉电线带来的安全隐患,解决了居民的充电难题。小区还安装了智能监控、建了智能饮水站,这些都让居民生活得更方便、更舒心。” 东关社区四号网格网格长朱婷介绍说。

放眼潜山,智慧物业、智慧养老、智慧家居等充满科技感的新事物不断涌现。依托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潜山市开足马力发展新基建,加强新服务,全力打造智慧社区,不断推动社区治理和居民生活智慧升级。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作者:曹冬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