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位于安徽西南部,属大别山茶区,是全国绿茶重要生产基地,也是全国茶叶百强县、安徽省茶产业十强县之一,茶产业是该市农村和农业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和优势产业,也是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富民惠民产业。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潜山被誉为“三富之地”,位于天柱山腹地的大龙窝山场,海拔800余米这里云雾缭绕、雨水充沛,是天然氧吧。据安徽地质部门检测,这里还是少见的土壤中同时富硒富锌的地区。“这么美好的环境,发展有机茶具有绝对的优势。” 在外经商多年的曹文志从中看到了商机,他先后承包了1000 余亩山场,成立合作社,专心打造高品质无污染有机绿茶。“这么贫瘠的山场,又不施化肥、农药,哪来产量?不赔钱才怪!”村民们起初不理解。三年来,合作社定期对茶农开展培训,讲解种茶制茶相关技术,着重宣传不求产量求品质的理念,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逐渐成为村民的共识。
潜山市五庙乡以茶叶种植为主要经济作物,素有人均一亩茶之说,是潜山天柱剑毫的原产地。2009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曹文志来到五庙乡,所见之处都是茶园,一片生机勃勃,品尝五庙茶时那甘甜润喉的感受使他深受触动,自此对茶叶产生了浓厚兴趣,后来他又去彭河乡,在那里知道了茶树的栽培和茶叶的加工制作。 这一切让坚定了他对茶叶的热爱,于是他决定改行。2012年曹文志拥有了自己的第一家茶叶门店,可是开店不久,就因店内售卖“天柱弦月”而被告知侵权。于是曹文志只好注册自己的商标,看看自己挚爱的两个女儿一天天成长,他便选择用两个女儿的名字的最后一个字“琪”和“怡”二字作为他的茶叶新品牌。于是“琪怡”就这样诞生了,接着他开始开发自己的茶园和基地,发展有机茶。 曹文志钻研茶业种植,努力探索研究,逐渐摸索出了一套种茶心得,在种植过程中坚持不施肥、不打药、不用除草剂,打造高品质有机茶。2018年,他旗下的“琪怡”品牌茶叶通过有机认证和版权认证,“琪怡天柱剑毫”荣获省旅游商品大赛铜奖、“安徽旅游春晚指定用茶”。2020年,琪怡家庭农场“抗疫防疫保健康”“抢抓农时早复工”两手抓,赶在春茶飘香的4月黄金时节,隆重推出富锌富硒富负氧的“三富”品牌茶,“三富茶”一经推出,茶爱好者争先购买。在2020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琪怡天柱剑毫荣获金奖。
挖掘茶文化 助力乡村振兴 近年来,茶产业已逐渐成为重要的经济支柱产业,在潜山市,茶叶成为名副其实的“金叶子”,株株茶树撑起了广大农民增收、农村富裕、脱贫攻坚的一方天地。 曹文志依靠一片叶子富起来了,他把这片叶子做成了品牌,做出了品质,也做出了茶文化。 2019年4月13日安徽天柱山(琪怡)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式在天柱山大龙窝游客中心广场隆重举行。开展了天柱山“琪怡”茶娘采茶大赛、安徽主流媒体大V“琪怡春茶采摘”体验活动、天柱山茶文化茶产业发展研讨会、天柱“琪怡茶魁”拍卖会、“茶香四溢”抖音网红带你逛茶园、“泼墨”茶旅主题书法表演以及天柱山茶旅文化交流品鉴中心揭牌仪式等系列活动,将“茶文化旅游节”打造成天柱山镇茶旅融合一张靓丽的节庆名片。2020年,推出“振兴产业,助力脱贫”安徽天柱山三富茶叶品牌推广暨帮扶活动,充分挖掘富硒、富锌、富负氧离子资源优势,创新发展茶旅融合,塑造富硒茶观光体验带,以茶兴旅、以旅促茶,茶旅融合助力脱贫攻坚,把茶旅游打造成精准扶贫的产业之一。 与此同时,曹文志不断探索“旅游+茶”的有机融合,茶叶作为潜山特色旅游商品,多次亮相省内外大型文化旅游产品推介会及高端体育赛事活动现场,深挖潜山茶文化内涵,促进茶旅融合,找准了一条绿色发展的好路子。 为了整合潜山的茶叶企业,打造潜山茶叶品牌,曹文志发起成立潜山市茶文化研究会,在宣传潜山茶产业的同时,在助推茶产业发展方面发挥文化软实力的凸显作用。
为积极响应政府助农扶贫号召,琪怡家庭农场多途径带动贫困户就业,优先招聘有一技之长的贫困户到厂内制茶,帮助贫困户稳定就业;高价收购贫困户自家种植茶,由琪怡统一制作并对外销售;广泛吸纳贫困户到茶园采茶,发放工资,额外还有补贴。通过办 “扶贫培训班”,进行茶叶种植、制作等技能培训,培训人次达800余人,其中贫困户300余人。除此之外,还曾先后组织开展过 “小茶叶,大爱心”、“天柱琪怡茶魁”公益拍卖活动,所得全部善款均用于爱心助困,帮扶贫困户。 当被问到举办这些活动的初衷是什么,曹文志坚定地回答:“初衷就是响应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在市政府的领导下,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从而带动经济发展,让那一片叶子真的成为金子银子。”下一步,曹文志将更进一步加强茶产业与生态旅游相结合,茶旅深度融合,开展茶叶特色和精品民宿休闲旅游,进一步带动周边村民共同发展致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