截止目前,黄泥镇在外务工经商流动党员共计176人,占全镇总党员数的22.5%。“千里奔途只为参加一个小时的组织活动,想要更多地为群众服务却没有合适的机会和平台,自身的奉献热情找不到地方释放,在外披星戴月却无人问津。”这几句话是社会发展过程中,不少流动党员内心的真实写照。为实现流动党员流动不流失,近年来,黄泥镇党委通过成立两支流动党支部、鼓励双报到、加强流入地和流出地联系等方式,让流动党员在千里之外有了个“家”。 在镇党委看来,外出务工经商的每一名流动党员都是潜力股,需要通过党组织充分挖掘并发挥每个人身上的正能量。因此,镇党委每年度按季度对流动党员情况进行全面摸底登记,通过流动党支部书记了解支部发展情况和党员思想状况,并适时给予关心、指导和帮助。 每年,镇党委统筹指导帮助流动党支部吸收优秀务工经商人员加入党组织,切实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量,通过电话、微信等形式询问支部建设工作情况,督促支部书记抓实抓好党建工作,积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方式,多次组织流动党员开展谈心谈话、批评与自我批评,帮助解决流动党员困惑和难题,引导流动党员参与流动党支部开展的诸多组织活动,以喜闻乐见的形式,实现流动党员离家不离党,能够时刻感受到党组织的温暖,确保广大党员与党支部同心同力、同向而行。 “每次回村里过组织生活,来回路上坐高铁都得花掉好几个小时,更别说坐火车了,现在方便多了,在上海我们可以加入流动党支部,就近参加支部开展的学习、教育和培训。”针对流动党员的意愿和诉求,镇党委协调各村党总支书记、流动党支部书记和流入地党组织负责人,灵活调整参与活动时间、地点和方式,建立微信群,方便流动党员参加流出地或流入地开展党员活动,同时要求双向报到,每一位流动党员由流入地党支部和流出地党组织共同管理。 种种举措,既温暖了流动党员常年在外漂泊的心,又让流动党员在扶贫济困、社会公益、疫情防控等实践中亮身份、践承诺、做先锋。 据金湖村党总支书记韩专胜介绍,村部分在外流动党员每年返乡后基本都会向村扶贫济困基金会捐款捐物,积极走访慰问留守儿童、空巢老人、老党员、特殊困难群体等。今年,黄泥中学新修塑胶跑道,2个流动党支部积极发动上海、湖州两地流动党员和务工人员捐款共计1.2余万元,为家乡教育事业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疫情防控期间,流动党员高度配合党支部安排部署,积极参与流入地或流出地的防疫工作,卡点值守、监测体温、入户宣传、分发物资、为困难党员群众代购生活物品等,并捐款近8000千元,防疫物资上千件等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