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春蚕茧子上市的时节,在槎水镇中畈村古田家庭农场蚕桑基地现场,这里是一派热闹繁忙的景象,走进一户蚕房,看到500余平米的蚕房里摆满了方格簇,方格簇上的蚕或在吐丝、或已成茧,在2500余张供蚕吐丝的方格簇上,总共有8张蚕种,平均每张蚕茧产量有110斤左右,在当地,桑蚕养殖不仅是传统产业,也是一条致富新路子。在铺满桑叶的地上,上万条蚕虫“大快朵颐”,摆在墙边的方格簇上挂满了雪白的蚕茧。
据农场负责人介绍,这种新形方格簇养蚕方式是新引进的一种现代化机器养蚕,随着现代农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农业工作人员结构逐渐老化,加上蚕桑生产属于劳动强度较大的一项传统农业,方格簇及其自动化技术既能降低劳动强度、省工省力,又能增加综合收益,同时还能很大程度地提高蚕茧质量,打造优质蚕茧。
家住中畈的储凤节,是2016年脱贫户,在古田农场工作几年了,她说道““这几年政府大力支持蚕桑产业,因为养蚕对有劳动能力的人来讲也是好事,大规模发展蚕桑产业,作为本地人可以就近务工,还可以照顾家庭,一年也有7000余元的收入,在家门口已经很满意了”。
目前中畈村已经发展桑园1000多亩,由传统的家家户户栽桑转变成大户规模化种植,蚕桑再次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这个村先后获得安庆市、潜山市蚕桑一村一品示范村,2020年槎水镇中畈村更是荣获安徽省“一村一品”蚕桑示范村。槎水镇,被誉为安徽省优质蚕茧生产第一大镇。近年来,该镇充分发挥产业政策的引领,积极申报资金支持,鼓励和扶持群众发展桑蚕养殖,发挥农技部门作用,积极推广种植优良桑品种和养蚕新技术,深入蚕区和养蚕户家中进行现场指导,举办培训班传授桑园管理、养蚕技术等,提高蚕农养殖技术和提升蚕茧品质,精准发展到村、农场、家庭户。2020年春全镇新建桑园410亩,新建蚕室1880平方米,新建养蚕大棚6970平方米,共申报奖补资金166.5万元。2021年春新建桑园282亩,新建蚕室3160平方米,新建养蚕大棚12010平方米,推动传统蚕桑产业向现代蚕桑产业转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