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山文明网

中共潜山市委宣传部 潜山市文明办  主办

余井镇:发展莲花姜产业 铺就村民致富路

来源:  发布时间:2021-07-13 15:52:00

从建筑老板到回乡务农成为“新农人”,储全会3年前在家乡余井镇承包荒田发展莲花姜。

“今年莲花姜的长势不错,按照去年每斤20至25元价格计算,我种的将近120亩莲花姜,纯利润收入15万元没问题。”在田头,储全会和村干部拉家常,谈话间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走进余井镇天明村莲花姜种植田里,青青绿绿的莲花姜一排接着一排,从河沟一路逶迤至半山腰,田地里面村民正在除草,呈现出一片忙碌的景象。正在基地查指导的余井农技站负责人告诉我们,莲花姜又名野荷姜,因为形状就像一朵紫色的莲花,所以当地人喊莲花姜,属于多年生草本,叶长1米左右,跟生姜的叶茎非常相似。这是一种特别的蔬菜,因为好管护,病虫害少,属于耐阴性的特色蔬菜,从山沟、山溪边移植到屋前屋后湿润、通风的空地,都适宜种植,而且当年就可收获食用,受到了当地群众的喜爱。它无需人工施肥、除草、打农药,一次播种,受益五年,是典型的“懒汉菜”。和其他菜相比,莲花姜产量大但管护采摘期间用人少,并且成熟期采摘时间不受限制,易种植。

本是建筑老板的储全会,发现了当地百姓屋前屋后种野荷姜的习俗,“在周边很多县城地区都不生产莲花姜,很多人都说这个是潜山最地道的土特产,当时就灵机一动准备大规模种植。”

一次偶然机会,储全会到本镇偏远的天明村走亲戚时,了解到因当地因山高路陡,农业生产成本大,且日照时间短,种植传统水稻收益不高,有劳动力村民大多选择外出务工赚钱,不愿意耕种。储全会在天明村两委的协助下承包了王屋组、响堂组和周屋组100亩荒田地,用了足足一个月的时间清除了荒田杂草、整理田块。随后他从贵州农科院购来种苗,按照大田栽种方式确定种植株距,通过技术人员亲自指导和联网视频学习,确保莲花姜的出芽率。

“真没有想到,长满茅草的地方也能栽种莲花姜。”在基地干活得到实惠的村民汪桂兰兴奋地说。莲花姜种植也促进了天明村闲散劳动力就业,平时打理姜田用工10人,到生姜收获季节用工人数超过20人,每人一天收入在80至120元之间,每年支付流转及村民务工费6万余元,他们在工作的同时还能照顾家庭。

莲花姜和雪湖藕一样,都是潜山带有地域特色的特色蔬菜。“下一步,我们鼓励更多爱农业、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农人’回乡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为乡村振兴夯实产业基础,为群众铺就共同致富的新路子。”天明村党支部负责人叶旭春说。

当前是第一页
责任编辑:潜山新闻网 作者:余叶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