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整治前

整治后
今年我县投资2000多万元,对县城背街小巷实施一次大型的“手术”,野外科”绿化街道、填坑补洼,深入“肌理”整修地下管网。通过背街小巷整治升级不仅为居民提供更加安全舒适的出行空间,还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小巷变“妆”唱出民生大戏,扮靓群众心里。
整治提升社区颜值“以前一下雨就泥水混合,走一圈下来,裤子、鞋都遭殃,路还窄,过个车都不方便。现在好了,路是真正的水泥路,以前违建的菜园子也拆除了,走起来舒心多了。”自从家门口的路大变样后,张松清大姐对开展背街小巷整治赞不绝口。家门口的那条街那道巷,每天都要走好几趟。
对于张松清来说,整治前确实遭罪。“刮风下雨的时候,孩子上晚自习我还提心吊胆,坑坑洼洼,一不留神就会摔跤。”今年6月,公园村开始了背街小巷的整治,而今,铺展开来的平坦水泥路,取代了原本坑洼不平的街道,以往堆在路边的破砖烂瓦、木板枝干不见了踪影,街道两旁也没了乱贴乱涂,新添的下水道统一换成直径30厘米的管子,彻底解决下水道经常堵的问题,今年大洪水的时候这里再也没有受影响。
换装的公园村只是背街小巷整治的一个缩影,我县不少老城区在当年建设的时候,配套设施建设标准较低。伴随着城市化快速发展,老旧小区排水系统不堪重负经常出现堵塞、污水冒溢等现象,道路不堪重负破损严重坑洼不平,居民占路为地种菜养花,这些不仅造成环境污染,也给市民的出行带来严重的影响。鉴于此,我县筹措资金对88处背街小巷进行了整治,确保背街小巷平整完好,楼:排水管网畅通无阻,为居民出行创造了一个良好的环境。
延伸海绵城市触角舒苑新村的居民发现,最近家门口敞亮了许多,车子进出也更为方便,更为重要的是,以前的花池被一条露出土壤的绿化带代替,这条绿化带这是背街小巷整治工程的一部分。记者了解到,该项目投资累计170多万元。整治重点包括车行道、人行道升级:现状土路、水泥路、破损道路进行修补、重建、美化;绿化升级改造,包含土地裸露区域、绿化缺失区域、新增绿化及绿化补植。
住建局市政股股长李武松告诉记者,在背街小巷整治过程中,综合参考借鉴海绵城市的理论思想,计划打造出一个灯明、路平、水畅、停车有序、增绿的舒适便利的出行、居住环境。“我们选用了透水砖,将整个人行道打造成透水路面,让整个人行道都具有透水功能,不仅大大增加排水速度,减轻马路积水的压力。
路平了,街面亮了,居民的心也跟着敞亮起来,“这些看似一桩桩小事,可却是我们老百姓心头的大事,谁不想自己住的环境好呢”。张松清忍不住点赞道。.......